看論文可以增廣見聞,但不免有副作用。
因為不知道這條路的盡頭在哪裡,讓人感到自己像是滄海之一粟。
對話
不如來玩個 RPG 吧!
如果我們可以把深度學習這個領域的工作者分為十個等級,並且轉成 RPG 的經驗值系統。
那麼這十個等級的差距會是什麼樣的?
我跟 ChatGPT 玩了一下這個遊戲,以下是我們的對話紀錄:
我們來做個想像。 假設我們把深度學習這個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分為十個等級。 如果每個等級都要用一句話來表達他們的工作狀態。 根據你過去的知識和對於世界的理解,這十個等級的人分別會是什麼樣的?
以下是一個可能的想像發展,從初學到大師級,以一句話生動地表達每個階段深度學習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狀態:
-
新手入門 「我需要先弄懂這些數學符號和程式碼在做什麼。」
-
初階探索 「我想要成功訓練出我的第一個神經網路模型。」
-
基礎工程師 「我要學會優化參數,並解決模型無法收斂的問題。」
-
熟練工程師 「我希望能提高模型的效能,找到更好的訓練技巧與流程。」
-
高階工程師 「我正思考如何系統性地改進模型架構並有效部署到產品中。」
-
資深研究員 「我正在研究如何將不同領域的方法整合,提出新的技術。」
-
領域專家 「我想提出一種有潛力影響整個研究社群的創新想法或理論。」
-
技術領袖 「我正在領導團隊,試圖解決業界或學界長期未解的關鍵問題。」
-
學術權威 「我希望建立新的研究典範,重新定義整個領域的研究方向。」
-
思想開創者(大師級泰斗) 「我想探索並闡明智能與學習的本質,為下一代智慧系統奠定新的理論基礎。」
如果是用量化的經驗數值來比喻,這十個等級的差距大概是多少?
若用量化經驗值的角度來比喻這十個等級之間的差距,考量深度學習領域的學習曲線呈現「指數型」或「非線性」增長的特性。
以實務來說,真正能成為領域內的思想開創者或大師級泰斗的人,非常罕見且往往跨越的是極端的障礙,因此這十個等級之間的差距可能會呈現如下比例:
等級 | 身分描述 | 經驗數值(量化比喻) |
---|---|---|
1 | 新手入門 | 1 |
2 | 初階探索 | 5 |
3 | 基礎工程師 | 20 |
4 | 熟練工程師 | 100 |
5 | 高階工程師 | 500 |
6 | 資深研究員 | 2,500 |
7 | 領域專家 | 12,500 |
8 | 技術領袖 | 62,500 |
9 | 學術權威 | 312,500 |
10 | 思想開創者(大師級泰斗) | 1,500,000+ |
🔑 設計邏輯:
- 每個等級的差距約為前一個等級的 5 倍,形成指數級增長。
- 最頂端與底層之間的差距超過百萬倍,充分呈現頂尖思想者與入門者之間的巨大鴻溝。
目前 AI 工具盛行,應該可以彌平低階開發者或研究員的差距。如果把 AI 工具考慮進來,那對應的經驗數值大概會是多少?
你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察。
AI 工具(如 ChatGPT、Copilot、AutoML)確實能夠大幅降低初學者和中階開發者的門檻,讓他們的工作效率迅速提高,甚至能接近比自己高出數個等級的工程師。
如果將 AI 工具的加成效應考量進去,以下是調整後更符合現實的經驗數值:
等級 | 身分描述 | 無 AI 工具 | 有 AI 工具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新手入門 | 1 | 20 |
2 | 初階探索 | 5 | 50 |
3 | 基礎工程師 | 20 | 100 |
4 | 熟練工程師 | 100 | 400 |
5 | 高階工程師 | 500 | 1,500 |
6 | 資深研究員 | 2,500 | 6,000 |
7 | 領域專家 | 12,500 | 20,000 |
8 | 技術領袖 | 62,500 | 90,000 |
9 | 學術權威 | 312,500 | 400,000 |
10 | 思想開創者(大師級泰斗) | 1,500,000+ | 1,600,000+ |
🔑 主要邏輯:
- 低階開發者(1~4級):受 AI 工具加持影響最大,經驗值提升約 20 倍左右。(能更快學習、排除困難、完成原本做不到的任務)
- 中階、高階(5~7級):AI 工具依然明顯,但差距逐步收斂,約提升 1.5~3 倍。(可提升生產力,突破瓶頸,但仍需紮實經驗與理解力)
- 頂尖研究者(8~10級):AI 工具影響相對較小,因為此時決定性的因素更多來自於創新力、深層思考、直覺、經驗與理論突破的能力,AI 只能作為輔助。
透過這樣的調整,更貼切地反映出 AI 工具的實質幫助及其在不同階段的影響差異,同時也清楚說明了頂尖領域的人才之間,最重要的差距依然在於更高階的洞察力與創新能力,而非單純的執行效率提升。
技術之外
到底真實的情況是不是這樣五倍又五倍的差距,我也不敢說。
不過那種仰望頂端戰鬥力的感覺,就我來看,體感上是蠻接近的。而且在最後幾個等級內,往往同階戰力間也可能有著巨大的差距。這也符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見到的情況。
現實情況是:每個等級的差距不是單純的努力可以彌補的,這點我們應該要有心理準備。但努力可以確實可以提升經驗值,特別是越級打怪的那種,經驗值提升的速度會更快。
最後,現在的 AI 工具真的很強,在初階水平可以提升 20 倍戰鬥力,我也覺得這個估計很合理。但隨著我們自己等級的提升,AI 工具的幫助就會越來越小,甚至有時候會變成累贅。
所以結論或許可以是:「我就不努力啦!靠 AI 養我!」
嘿嘿嘿,開玩笑的。
我在這次的對話中,大概找到了自己的能力區間。心裡有個底,也知道自己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—— 甚至知道有些路是永遠走不到了。(要認命 😅)
雖然 AI 讓你可以扮演任何人,但你始終是你自己。
唯有提升自己的能力,才能真正走得更遠。
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。